
1999年至今,济南市育贤小学采用“先学汉字,后学拼音”的《诵读识字》教材,儿童入学一年,可轻松识认1600---1800个常用字,实现了七岁儿童自主读书。学生在校期间阅读数十本、上百本经典名著的大有人在,高年级的多数学生可在30--40分钟内进行现场命题作文。
1.遵循汉语言学习规律,借鉴传统识字的宝贵经验。
韵语识字是汉字教学独特的宝贵经验。韵语富有节奏,易记易诵,便于联想和记忆,古代蒙学读本一直沿用,值得学习传承。
第一册教材以经典的儿歌、儿童诗为主……28篇韵文,共用字1136个字,其中字种(单字)442个字,生字密度高,易于重复学习。
2.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先学汉字后学拼音。
从2002年起,我们就尝试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实践证明,先学400个左右汉字,再学拼音,能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入学后轻松快乐地学习。
3.科学地解决了汉字的字量、字种、字序、字用四大问题。
(1)字量:我们确定为一年认1600——1800字。
(2)字种:选择构字能力强的字,以一当十的字。
(3)字序:先学象形、指示等独体字,再学会意、形声等合体字,按学生生活过程中言语出现的频率排序。
(4)字用:教材中每课都有“我会认”“我会说”“我会写”。特别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大声地把字念出来”,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又能促进汉字学习在儿童生活中的应用。
4.卡片辅助,易于巩固。
教材配有一套识字卡片。24张卡片、480个汉字、500个成语、1500个常用词汇,操作灵活,便于巩固。有效地解决了孩子之间的差异,“下可保底,上不封顶”。
5.识字与《弟子规》同行。
《诵读识字》第二册以《弟子规》全文为主线,在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将识字教学贯穿其中。第二册学习850个常用汉字,一年认识1600个常用字以上,可阅读儿童常用读物的95%以上。
6.与其它版本教材配合使用。
我们的做法是先通过《诵读识字》教材集中识字。《诵读识字》第一册教材学习常用字750个,包括了人教版第一册的400个生字,,又包括2011版语文课标公布的300个基本字。前五个单元学习了400个常用字后,再用两到三周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此时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再把教材作为最佳读物进行自主阅读。
柳斌先生一直倡导语文应当重视诵读,并为育贤小学《诵读识字》教材题名。“诵读识字”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张田若、崔峦、于永正等专家名师的指导与肯定。
《小学语文教师》多次刊登学校《诵读识字》研究成果;《中国教育报》以“满校书迷”报道了学校书香校园办学特色;目前省内外有几十所学校参与这项实验,该实验“不挑学校、不挑教师、不挑学生”,均达到了“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的理想目标。
来源:本站 | 日期:2017-02-08
上一篇:《数学阅读》主编: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