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您免费提供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儿童阅读课程识字写字教学等相关信息发布和最新资讯,敬请关注!
全国服务热线:400-063-7288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中心 > 学习体会

做一个会思考、更会引发孩子思考的教师

日期:2016-12-30   阅读:1891
做一个会思考、更会引发孩子思考的教师

2016年小学数学“同上一节课”长沙站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编者按:2016年10月,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在长沙举办的小学数学全国名师“同上一节课”观摩交流活动,重庆市六十五中学文永昕老师的学习体会,此系原创,若需要转发,请联系0755-28773933,个人手机微信号13632668001

    “同上一节课”不是第一次听,“名师课堂”也偶有见识,但象这样“名师切磋同上一节课”的研讨形式还是第一次观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堂课已经很精彩了,但在听第二堂更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现场的互动、专家的点评,更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升华。
    下面谈一谈本次活动中,我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1、微格点评给我的启发。
    报到后,拿到学习资料,就被李一鸣老师的《关注课堂细节,积累教学经验——微格点评小数加减法》这篇文章吸引,微格就是小的意思,微格点评就是把一节课用摄像机拍下来,然后让一位教学专家针对这节课例的录像,进行一句话一句话、一小段一小段、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点评。它不同于专家的讲座,一听就激动,一想也明白,一用就不会,也不同于一般的听课评课,听课在前、评课在后,中间有时间差,很容易忽略或忘记课中的细节,它就像看篮球赛一样,一边看一边听解说,没有时间差。由此想到了我们正在举行的区赛课活动,每一节课都要上试上7、8次乃至10次,我想如果我们把每一次上课过程用摄像机拍下来,在教研组进行微格研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研讨,这样会不会大大提高效率,让每一次试上比上一次进步更大一点呢?
    2、大问题,细处理。
    听名师的课,总是感到没有很多的活动形式,很多的花架子,很多情景来拼凑,但总能很深入的调动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表达和思考的热情。高众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堂课,就只创设了铺瓷砖这一个情景,准备了三种瓷砖,长方形瓷砖是为了复习旧知,为后面的转化做好铺垫,大的平行四边形瓷砖作为探究公式准备的,通过第一个环节(量、标、算),完成对面积计算的猜想,然后用第二个环节(折、比、剪)完成对公式的推导,最后出示小的平行四边形瓷砖,让孩子(选、量、算),找出不同的底和它对应的高,完成基本练习。我们教研组也才上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研究课,从知识点、重难点我们也抓得很好,而高众老师成功之处就在于有效的问题设置,引发出孩子的探究与思考,孩子们精辟的发言常常引来在场老师情不自禁的掌声,真的是体现了一个情景,提出大问题,从孩子的课堂生成中进行挖掘处理,让课堂一公分的宽度上出了一公里的深度。
    3、数学思维比总结方法更重要。
    我们平时上课,总是巴望着孩子快点总结出方法,然后针对性的训练,达到较好解题能力,殊不知其实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头脑里只记得这个公式,只学会了解题的技巧,而忘记了它形成和思考的过程,在胡爱明校长上的《抽屉问题》这一课中,首先通过把3个苹果放进2个盘子里的、把4个苹果放进3个盘子里,探究出核心规律——狄里克雷原理(抽屉原理)之后,为了加深孩子的理解,设置了让孩子把这个原理介绍给爸爸的情景,强调了如果最多放一个就只放了3个,而实际是4个,所以最多放一个不行,反过来至少就要放两个,强调这样的反面思考,来加深对这个原理的理解。在最后的练习中,不管是3个人,至少有几人同一性别,还是5个人,至少有几个人在同一季节出生等等问题中,都让孩子去找这里把什么看成苹果?什么看做抽屉?达到了知识建模的目的。整堂课没有去总结除法的公式,但孩子们都学会了用抽屉原理去思考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4、让孩子记住的不是老师,而是课堂。
    张新春老师点评中谈到:“在课堂中老师不能特想表现自己的认识。”李一鸣老师也谈到:“老师不要强调让学生记住你。”他们所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老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做配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该成为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善于发现、创造、表达,同时获取知识和能力,一堂课之后,让孩子终生难忘的应该是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课堂内容引发他们的思考。
    两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一节节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一句句经典的教学点评、在场老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说明活动的成功,但我们也知道在这样成功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只有老师课下的精心准备和思考才能成就孩子课堂上的思维迸发。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更要做一个能引发孩子思考的教师。

 微信添加公众号“东南教科院”(dongnanjiaoke),免费获取教研资讯。 

来源:本站 | 日期:2016-12-30


上一篇:同上一节课 更上一层楼

下一篇:传承汉字文化 创新识字教学